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9年11月的ESI最新數據。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或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稍早之前,軟科已經公布了本期ESI中國內地ESI綜合排名前200的高校名單,詳見《ESI兩百強!11月內地高校綜合排名出爐!》。
本次內地高校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學科沒有發生變化,依然是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科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化學和材料科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學。
在內地綜合排名百強高校中,共有3個新增前1‰學科,分別是中山大學的藥理學和毒理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中國礦業大學的工程學。
百強高校中,另有17所高校新增ESI前1%學科,其中吉林大學新增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華南理工大學新增社會科學總論,蘇州大學新增計算機科學,廈門大學新增經濟與商業,北京科技大學新增環境科學與生態學,上海大學新增臨床醫學,西北工業大學新增物理學,江蘇大學新增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增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深圳大學新增物理學,溫州醫科大學新增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北京工業大學新增計算機科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新增計算機科學,北京交通大學新增社會科學總論,華南農業大學新增工程學,安徽醫科大學新增免疫學,廣州醫科大學新增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綜合排名進入內地前100強高校外,還有兩所高校擁有前1‰學科,分別是北京郵電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和沈陽藥科大學的藥理學和毒理學。
新進入ESI前1%行列的中國高校還有湖南科技大學等6所高校。具體上榜學科如下:
內地高校進入ESI前1‰學科統計如下:
北京大學共有21個學科進入ESI前1%,在內地高校中排名第一位,其次為清華大學,共有20個學科,接下來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各有19個前1%學科,然后則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等5所大學,各有17個。
以下為中國內地高校11月ESI上榜學科數統計(僅包括前1%學科數達到5個及以上):
以上為人工統計,如有遺漏,歡迎指正!